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东北电力大学有哪些二本文科专业

2024-12-04 17:48:20 | 好志愿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22010188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
今天好志愿小编整理了东北电力大学有哪些二本文科专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东北电力大学有哪些二本文科专业

东北电力大学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啊?

东北电力大学在吉林既有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次招生,但是我们通常认为东北电力大学是一本大学。 好志愿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2016年加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同年发起加入“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

扩展资料:

东北电力大学学术资源

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藏书以专业用书为主,非专业用书为辅,主要收藏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应用化学工程、管理、艺术等学科方面的文献。

逐步形成了具有该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截止到2012年底,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为140万册,收藏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

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主要包括11个数据库,即: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读秀知识库、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中华数字书苑、Science Direct数据库、IEL数据库、外文百链云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东北电力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有哪些二本文科专业

东北电力大学有哪些二本文科专业

东北电力大学(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东电(NEEPU),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6年加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同年发起加入“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重点学科

  • “十二五”吉林省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电气工程(0808)。

    “十二五”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电气工程(0808)、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土木工程(0814)、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19]  。

  • 博硕士点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电气工程(080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数学(0701)、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电气工程(0808)、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土木工程(0814)、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工商管理(1202)。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覆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思想政治教育(030505)、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设计艺术学(130501)。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9个):体育硕士(0452)、翻译硕士(0551)、动力工程(085206)、电气工程(085207)、控制工程(085210)、计算机技术(085211)、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化学工程(085216)、项目管理(085239)[20]  。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

好志愿(https://www.hao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的相关内容。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有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上海电力学院。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有哪些
上海电力大学

该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构建有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在能源电力方面特色鲜明。目前学校有在编教师1100多人,其中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六成。该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近年来基本维持在94%以上。
长沙理工大学
该校是拥有免推资格的多科性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电力、水利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目前拥有正高职称教师300人,副高600多人,荟萃着大批的优势名师。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王牌专业。

二本电力大学哪些值得推荐
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简称东电,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中国电力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三峡大学
三峡大学已发展成为特色优势明显的水利电力产业、综合办学实力、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一所极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大学。三峡大学水电站模拟与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2个,10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于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

以上就是好志愿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北电力大学有哪些二本文科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志愿:www.haozhiyu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东北电力大学有哪些二本文科专业”相关推荐
东北电力大学二本有什么专业
东北电力大学二本有什么专业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有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上海电力学院。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有哪些 上海电力大学 该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构建有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在能源电力方面特色鲜明。目前学校有在编教师1100多人,其中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六成。该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近年来基本维持在94%以上。 长沙

2024-11-28 11:49:26
二本电力、电气类专业好的大学有哪些?
二本电力、电气类专业好的大学有哪些?

二本电力、电气类专业好的大学有哪些? 原电力部的六大本科高校: 1、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为武汉大学) 2、华北电力大学 3、上海电力学院 4、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现为三峡大学) 5、东北电力大学 6、长沙电力学院(现为长沙理工大学) 电力:电力是电气工程的强电部分,主要研究电能的提供(即电能的产生——发电系统)、传输(电力线路传输)、变换(高低压变

2024-11-24 02:37:51
三本电力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三本电力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跪求一般的电力院校情况,二本三本专科都可以 全国最全电力院校(实力排名,降序) 本科段 1.清华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华北电力大学,4.武汉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5.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6.东北电力大学,7.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8.东南大学;9.上海电力学院,10.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电力学院),11.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1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12.河海大学

2024-10-24 18:22:09
二本的电力学校有哪些
二本的电力学校有哪些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有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上海电力学院。 国家电网认可的二本电力大学有哪些 上海电力大学 该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构建有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在能源电力方面特色鲜明。目前学校有在编教师1100多人,其中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六成。该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近年来基本维持在94%以上。 长沙

2024-11-23 01:27:10
西北政法大学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西北政法大学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西北政法大学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西北政法大学二本文科专业有: 1、社会工作 2、公共事业管理 3、政治学与行政学 4、哲学 5、社会学 6、新闻学 7、劳动与社会保障 8、行政管理 9、金融学 10、经济学 11、市场营销 12、法学 13、编辑出版学 14、国际经济与贸易 15、人力资源管理 16、英语 二本有法学的大学 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青年

2024-11-22 13:36:34
华东交通大学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华东交通大学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华东交通大学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1、汉语言文学: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掌握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擅长语言文字表达,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文艺出版、秘书、编辑、记者、文化工作,以及汉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

2024-11-21 18:40:12
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二本文科专业有哪些? 二本文科专业有: (1)工商管理类 (2)中国语言文学类 (3)外国语言文学类 (4)法学类 (5)哲学类 (6)社会学类 (7)公共管理类 (8)农林经济管理类 (9)信息资源管理类 (10)历史学类 (11)教育学类 (12)经济学类 (13)新闻传播学类 (14)政治学类 (15)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二本有

2024-11-17 23:10:50
文科二本有哪些专业
文科二本有哪些专业

文科二本有哪些专业 文科二本专业如下: 1、法学类: 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等。 2、经济学类: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等。 3、管理学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4、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等。 5、教育学类:

2024-12-01 13: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