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10:46:54 | 好志愿
考取内容为社会因素与健康研究、医改政策与卫生管理、卫生经济与技术评估等。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适应国际公共管理学科前沿变化趋势,应中国社会经济和国家战略的需要,由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政策和管理系主导的,经学校专门批准而予以设立的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因素与健康研究、医改政策与卫生管理、卫生经济与技术评估、药物政策与管理、人口健康与卫生政策研究。具备扎实的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学的专业基础,掌握运用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扩展资料: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相关要求规定:
1、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博士毕业生可胜任高等院校和相关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或在政府部门、卫生组织等相关部门和机构从事卫生政策研究、决策和管理工作。也为企业和各类NGO组织培养政策研究和管理型人才。
2、专业师资团队具有突出的政策研究和决策支持专长,共有7名专职专业教师。其中,1人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入选北京市“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
3、学生应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的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应具有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及专业工作的技能。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代码120402)
安徽医科大学代码是1036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好志愿
学校历史
东南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在原亚东医大的校址上(上海市沪军营)创办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当年9月10日开学。
1927年秋,校董会修订章程,改办大学五年制,专科即停止招生。
1928年春,杭州广济、苏州医大和广州中法3所医学院先后改组或停办,大批失学学生流入东南医大。
东南医学院
1930年春,学校改称东南医学院,并于1931年奉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核准立案。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入侵,校舍尽毁,师生员工挤往在沦陷后的租界——上海萨坡赛路299号院内。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至上海南市制造局路。
1949年上海解放后,东南医学院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发出的“面向农村、面向内地”的号召,于当年12月底整体内迁安徽怀远县西门岗,以原美国办的淮西中学、培德女子学校、民望医院、民康医院及省立中学等处房舍为校址,占地300多亩,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
1951年6月22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批准将学校由私立改为国立,委托皖北行署正式接管,学校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8月27日,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从皖北怀远迁至合肥市前大街(现长江路)。
安徽医学院
1952年,学校全部迁建合肥。当年10月,经安徽人民政府批准,东南医学院改名为安徽医学院。
1968年,学校迁到凤台县农村,停止招生4年,第一附院停办,第二附院被部队占用,附院皖西分院也被国防工办接管,大批教职医护员工下放,人员流散,校舍、设备损失严重。
1970年春,学校迁回合肥。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芜湖医专撤并到安徽医学院,称“安徽医学院总校”。
1973年,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取消“安徽医学院总校”建制,恢复蚌埠医学院,筹建皖南医学院。
1978年,安徽医学院被定为省属重点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4年,入选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医护员工(含直属附院)15163人,其中正高395人,副高1052人。校本部教职工1400人,专任教师778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4.37%,其中正高职称144人,副高职称426人。有35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SCI源期刊任职。7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委,12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8人次担任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10余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称号。
截至2014年4月,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骨干教师,卫生部、人事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百人计划”,“皖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校领军人才等30人次。有16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SCI源期刊任职,6人次担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3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委,1人在亚洲学术组织担任主席,9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10多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光荣称号。有1个高校高端人才引进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115”科技产业创新团队。1名教授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教学名师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4月,该校设有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中药学、医事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临床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24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9个省级重点学科,49个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临床医学
省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口腔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公共事业管理、麻醉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口腔医学
省级重点学科: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口腔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药学、老年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传染病、血液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泌尿外、骨外、普外)、妇产科学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皮肤科、急诊科、麻醉科、病理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精神医学、儿科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建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32个省部级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安徽省高校智库;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2007年至2012年,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0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以上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9166篇,自然科学类三大检索论文714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2009年至2013年,该校共承担“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近年来保持安徽省属高校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校自然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三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和卫生管理奖各1项。先后以责任作者单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学》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2008年度,该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5项;发表国内科技论文1612篇,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被引92篇223次。该校皮肤遗传研究团队发现银屑病易感基因,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Nature-Genetics)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这一发现标志着中国银屑病的易感基因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继2005年和2006年连续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之后,该校徐德祥和魏伟教授领衔再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2001级药理学硕士研究生一科技论文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2009年度,该校自然科学研究再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科普奖,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共有246项项目获得资助(含16项横向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9项;新增1项科技部“十一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973计划项目前期专项,1项863计划专项。发现银屑病、红斑狼疮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三项原创性重大成果被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自然遗传》刊载。张学军教授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2011年,该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各类省级奖项16项。发表国内科技论文2302篇,35篇论文被评为“表现不俗的论文”,8篇论文进入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共有426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97项。2012年,该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88项,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青项目资助。
截至2019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15年保持省属高校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先后在《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香港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展医工交叉创新研究,积极发展“新医科”。临床学院达50余所,实践教学基地9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学校同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典、马来西亚、加纳、埃塞俄比亚、韩国以及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与合作办学,双方互派专家学者、互派学生、相互交流信息资料、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该校主办了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期答辩与结题验收会、中德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论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国际论坛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2022年1月19日,安徽中科庚玖医院与安徽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以上就是研究生专业选择: 社会保障 人口学 行政管理 哪个比较好呢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好志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志愿:www.haozhiyuan.com上保险学的研究生哪个学校比较好 保险学专业,可以重点考虑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大学其中的一所。前者是国内唯一拥有保险学方面111计划的高校,而且在保险精算方面是国际精算体系两个代表之一(另一个是南开)。后者是学校综合声誉强大,而且保险学实力也很强。 扩展阅读: 【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不学精算的保险学硕士研究生有哪些学校 保险精算就两所学校的比较王牌,一
深圳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好考吗? 1、很难简单说深圳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是否好考,虽然学校不是211重点大学,但毕竟学校地处特区城市。 2、一般来说,是否好考主要看学校所处的城市和学校的层次,因为报考生源不同导致竞争程度不同。另外,是否好考和各人的基础、备考情况密切相关:成绩好的可能觉得好考,成绩一般的可能会觉得不好考。所以是否好考只能是针对具体的人而言。 3、打算报考深圳大学行政
文科生和理科生,选择哪个就业前景比较好? 文科生与理科生从产生之初到现在,也一直在被人比较着,无论是从升学,还是从就业,又或者是薪资水平,职业发展都备受关注。因为文科理科一旦分科以后,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以后的生活。很多学子在面临文理分科的时候都很纠结,不知道该选哪一科好。好在现在国家正在逐步的取消文理分科,不再强调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虽然高中时候不分文理科,但是到了大学还是会分理工科大学
急!高分!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内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编辑本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读技工学校选择什么专业会比较好? 1、机电数控专业面向制造业 培养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能熟练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的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本专业领域有以下职业岗位: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及维护;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 2、幼师专业 现在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专
文秘专业考研 大二不着急、考研一般大三开始着手准备、 考研可以跨专业的、 但是要找专业老师进行辅导、 建议你去你要考的学校的网站、看看学校的招生简章、 或者直接打电话、 考研不是凭空说的、一定要看学校的招生简章、他们的招生计划、这样你才可以有的放矢 学日语、可以出国啊、当翻译、看你向往哪方面发展了、 大三下学期4.5月份开始报名、12月份考试、所以、你现在大二、也不用太着急的
北大英语系,中文系,历史学,社会学比较,综合专业优势和前景,哪个最好呢? 作为今年就滚蛋的北大学生,给兰州一些建议: 看来兰州是学文科的。 建议你高考如果要报北大,不要报锅锅我学的哲学系。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太难了,不容易学好的。而且考研更是难,就业也不容易。当然,一切在于个人。 这几个专业里面,录取分最高的是中文系,至少在大多数地方是。如果兰州真的喜欢北大,还是报中文系好了,保研神马很好
物流管理和工程管理研究生哪个分低 物流管理研究生分低。 1、工程管理研究生的分数为635分,分数较高,而物流管理研究生的分数为619分,分数相对是低一些的。 2、工程管理研究生就业前景好,是非常容易找到工作的,而物流管理研究生就业前景相对差一些,找工作是有些困难的。 物流专业研究生毕业能做什么?就业前景好吗? 我想,你目前还是一个大学生,你的打算说明你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这种精神是非常重
2024-07-07 06:40:54
2024-08-02 00:05:49
2024-08-03 20:24:18
2024-08-01 15:51:08
2024-07-05 23:20:29
2024-06-27 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