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10:49:09 | 好志愿
北京大学的代码是:10001。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北大共有11个学科门类,涵盖了48个本科专业门类,开办了125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职工(不包含博士后)21183人;专任教师数7317人,其中,按职称划分:正高级2217人,副高级2231人。
合作交流:
北大已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典型活动有:孔子学院相关事务、世界名校“大学日”、国际文化节、外国驻华大使演讲和诺贝尔奖得主演讲等。
北大已经与浙江省等23个省级地区签署了省校合作协议,建立学校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互动机制并起草相关合作协议。
以上内容参考: 北京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907T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软件开发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经验性方法》、《机器视觉技术》、《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智能信息网络原理》、《Linux内核分析》、《计算机网络与WEB技术》、《数据分析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实践》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人机识别技术、智能机器人研发、VR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仿真建模、智能游戏、智能信息处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工学类。全国本科专业分为12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什么类 专业 学历层次 门类 学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学 计算机类 本科十二大类 本科专业目录 1、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 2、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 3、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 4、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 5、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 6、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种专业; 7、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 8、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 9、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 10、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 11、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 12、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在2003年共同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学系的前身是西电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和北大信息科学中心,由两校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学系等10个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光、机、电系统的单元设计,总体集成及工程实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为主要内容,面向前沿高技术,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2、专业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信息感知、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原理、信息网络、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脑与认知科学、数理逻辑学、人工智能基础、神经网络基础、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移动智能、智能信息处理、人机交互、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机器翻译、机器学习、智能游戏。 好志愿
以上就是好志愿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好志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志愿:www.haozhiyuan.com自考本科教育类专业有哪些?自考本科考研与专科考研有什么区别? 自考本科教育类专业有什么? 自考本科教育类专业包含幼儿教育专业、小学教学、教学管理、中国语言文学、音乐教学、体育教学、美育教育、教育、英语教育专业、心理教育技术专业等。 在其中,幼儿教育专业就业面较广。学生毕业后能够出任幼儿园教师、幼教老师、教育咨询师等岗位,幼儿园教师广泛并没有上大学的工作压力,这也是国家注重的。学生的薪
#二本学生考研有多难# 二本学生考研难度主要如下: 1.高难度的笔试 在二本考研中,笔试是重中之重。笔试内容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等,共计120-150道选择题和2-3道主观题。笔试难度与211、985院校相当,但是由于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更加激烈。 2.卷面分高,分数线难过 由于考生人数相对较少,二本考研卷面分较高,同时也意味着分数线相对较高。对
三本考研难吗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 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语、思想政治理论、高等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 三本生可以考研吗 三本生可以考研。专科及以上学历都可
#二本学生考研有多难# 二本学生考研难度主要如下: 1.高难度的笔试 在二本考研中,笔试是重中之重。笔试内容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等,共计120-150道选择题和2-3道主观题。笔试难度与211、985院校相当,但是由于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更加激烈。 2.卷面分高,分数线难过 由于考生人数相对较少,二本考研卷面分较高,同时也意味着分数线相对较高。对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考研难吗? 某21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读 ,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觉得考不考研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专业问题。还有一方面是个人选择问题 。 先说专业,不管是不是考研,最后 早晚要工作 的。如果单从就业上而言,我觉得是没有考研的必要的。因为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在未来跳槽或者升职的过程中也是很渴可贵的!数学类专业背景,真的是在多个高薪行业都很吃香很受欢迎的。再
四川师范大学统招专升本有几个招生专业?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四川师范大学的专升本考试有哪些招生专业呢?四川师范大学专升本考试都考哪些科目呢?考生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见下文: 点击查看:四川统招专升本题库试题 点击查看:四川统招专升本视频课程 四川师范大学统招专升本有几个招生专业?四川师范大学专升本考试有5个招生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适合二三本考研的大学 1、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的保研率不高,且学校又不属于热门大学,所以在所有的211大学中,都属于比较容易考的类型,如果不是跨考专业的话,只要好好准备,基本上没太大风险,当然还是要上分数线才行。学校的农学院分数是最低的。 2、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的实力还是不错的,很适合理科生报考的一所工科大学。其实只要专业课考得好的话,差不多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研难度大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建筑考研报录比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该校在建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方面,拥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良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科研平台,在国内建筑界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因此,吸引了大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和社会人士前来报考。 同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对于考研生的招生标准也非常严格,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能力。因此,能够顺利
2024-07-15 03:07:19
2024-07-01 03:02:01
2024-07-05 18:53:42
2024-07-05 13:05:52
2024-06-28 08:49:40
2024-06-27 0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