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正文

昆明户口学生到丽江读高中如何填报志愿

2024-07-04 18:51:12 | 好志愿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昆明户口学生到丽江读高中如何填报志愿相关的问题,今天,好志愿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昆明户口学生到丽江读高中如何填报志愿

丽江中考填报志愿时间

2023年7月3日8时至7月4日18时。根据查询云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得知,2023年丽江中考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3日8时至7月4日18时。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是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

昆明户口学生到丽江读高中如何填报志愿

昆明户口学生到丽江读高中如何填报志愿

昆明户口学生到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填报志愿需要符合云南省《异地高考方案》相关规定,根据不同条件,考生填报志愿分别为:无障碍参加高考及录取;报考省属院校;报考省属高职专科院校。具体情况参考第三条。
云南实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政策
一、云南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的相关实施意见正式公布,从2013年起实行。《实施意见》明确了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初中和高中毕业两个阶段各类升学考试的要求,并单独开辟特殊通道,在本省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提供平等教育机会。

二、 经省政府批准的《关于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云南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本着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和升学机会,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统筹考虑、规范管理。全面明确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初中毕业后和高中毕业后两个阶段的各类升学考试要求,强化了相应管理
制度,细化了各项资格条件。二是结合省情、条件适中。根据云南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全国各高等院校在云南的招生计划又相对不足的实际,规定对随迁
子女在云南省参加高考及录取的条件依次为:可无障碍参加正常高考和录取、可报考云南省属院校、可报考第三批本科院校或专科院校、可报考云南省属高职专科院
校。三是省内调节、给予机会。规定了考生本人户籍转入云南满3年,在云南高中连续就学时间已满3年,具有相应学籍,其父(母)亲在云南具有3年合法稳定职
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社保缴费记录的,就可报考云南省属院校。

这是云南开辟特殊通道,在本省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给予随迁子女平等教育机会。四是以人为本、做好回流。对不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及时做好政策衔接,确保考生能够正常参加升学考试。

三、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滇参加各类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初中毕业阶段,在流入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期间都可以参加当地的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在流入地完整接受完初中教育,且取得连续3年
学籍(七、八、九年级),可在流入地有条件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否则,只能回户籍所在地参加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凡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的,均可
在流入地无障碍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职高、中专、技校)学习。

二类是高中毕业阶段,考生户籍和父(母)亲户籍都在云南,本人具有云南高中3年学籍且就读时间满3年,或考生户籍在云南,本人具有在云南初
中、高中6年学籍,考生父(母)亲户籍不在云南,但在云南具有6年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社保缴费记录,可无障碍参加高考及录取;考生本
人户籍转入云南满3年,在云南高中连续就学时间已满3年并具有相应学籍,且考生父(母)亲在云南具有3年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具备《云
南省居住证》和有社保缴费记录,可在云南省报考省属院校;在云南就读,但户籍未迁入云南的随迁子女,可在我省报考第三批本科院校或专科院校;在云南省有完
整中等职业教育学籍但户籍未迁入云南的毕业生,可在云南省报考省属高职专科院校。

昆明户口学生到丽江读高中如何填报志愿好志愿

丽江提升学历怎么填报考生志愿?

好志愿(https://www.haozhiyu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丽江提升学历怎么填报考生志愿?的相关内容。

云南成考考生在网上报名的同时填报志愿。一个考生填报一个院校一个专业志愿,志愿应在《云南省成人高校、成人中专招生专业目录》内选择。不在专业目录内的院校和专业不具备招生资格。
考生填报的志愿必须符合招生院校的招生范围,遵循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的原则。凡填报不符合要求的招生院校及专业、招生范围的志愿一律无效。考生填报志愿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成人高校招生录取是根据各学校的专业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承诺录取。
成人高考报名的报名考试费?
根据云计收费[2002]685号文件的规定,成考报名考试费每科收费25元,考生报名时须缴纳报名考试费:
高中起点本、专科报名考试费100元。
专升本艺术类报名考试费75元,专升本其他类报名考试费100元。
申请免试的考生不收取报名费,未审核通过需要参加考试须补缴报名考试费100元。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以上就是好志愿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志愿。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志愿:www.haozhiyu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昆明户口学生到丽江读高中如何填报志愿”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填?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填?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填? 志愿填报其实真的很简单。 志愿填报方案其实就是一个漏斗筛选的过程 每次考虑一个因素,就相应增加一个筛选条件,不符合条件的志愿OUT,多么的简单 第一步:核心的核心,高考分数位次,当拿到高考分数位次第一时间,就应该先查看历3年的招生数据一分一段表,对照历年的一分一段表,确定参考位次段:-2w至+2w(今年位次对应历年位次) 第二步:确定大学专业范围(选科组

2025-02-21 03:39:13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第一步,根据位次确定大学,由于每年考生人数、试题难度、高校招生计划都可能有变化,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线会有波动,但是排名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进行定位。 第二步,根据兴趣能力明确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很难凭借理性和毅力学好,

2024-06-24 18:35:30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求重庆今年高考录取及第二次征集志愿录取方式的详细流程 7月8日开始录取工作,8月14日结束。第一次录取应该在14号之前完成,因为14号是本科第一批二次志愿征集。教育部将填报各高校各专业的学生的档案按照各高校的投档比例、以学生成绩高低投档,而每个院校在自己电脑中得到学生档案,再按分数高低及志愿顺序录取。二次征集是第一次录取中某些院校某些系录取人数不足,于是昭告学生可以二次填报。 重庆2009高

2024-06-21 01:02:02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重磅发布!清华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出炉 **清华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大会精神,致力于选拔并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未来之星。面向全国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招生计划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工程衔接类和基础文科类,各专业均明确了选考科目要求,确保精准定位未来人才。 报名阶段 报名时间从4月6日至4月30日,非高考改革省份的学生需按文理分科

2024-06-21 03:54:01
高考体育生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体育生如何填报志愿

体育生怎样报志愿 1、高考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填报志愿方式和时间与其他科类考生相同。 2、体育类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在这一批次不得兼报理工类志愿。否则无效。在其他批次可兼报理工类志愿。 3、体育类录取分本科和高职(专科)两段进行。经审核具备体育、艺术类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无论所报学校的招生计划是只有一个批次或分两个批次的,都必须在该校的首批次第一志愿填报该校,其

2024-06-21 01:56:43
美术生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美术生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美术生填报志愿流程 美术生填报志愿的流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建议,供您参考: 了解学校和专业:首先,你需要对各个学校的美术专业有一定的了解。查阅各个学校的官方网站、招生简章或相关资料,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情况。还可以参考学校的美术专业排名和口碑评价。 定位兴趣和发展方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确定自己希望学习的细分专业方向,例如素描、油画、水彩画、平面设

2024-07-30 09:22:50
江苏高考483分如何填报志愿
江苏高考483分如何填报志愿

江苏高考483分如何填报志愿 对于江苏483分的考生来说,志愿填报策略尤为重要。首先,可以考虑填报一些省外的公办二本院校作为冲刺目标,以期获得更好的录取机会。其次,留出一部分名额给省内的一些民办院校,作为保底选择。 根据2023年的排名情况,483分的成绩大致位于全省排名的15万名之后,属于较为靠后的分数段。以往的经验显示,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大多数只能选择一些民办本科院校。例如,可以选择省内

2025-02-13 06:07:14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及填报指南 2023新高考志愿填报:全面指南与深度解析 高考志愿填报,一场关乎未来方向的重要抉择,信息繁多,过程复杂。学长@南山学长倾情分享,为考生们精心设计了两阶段、八步骤的实战流程,确保每一步都精准到位: 阶段一:成绩揭晓前 首先,通过事件回顾和心理测评,深入理解自我特质,借助特质-因素论,明确个人优势与兴趣所在。同时,对我

2024-06-21 08:47:05